2020,一个普通的年份

2020,一个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并不普通的年份。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我们的认知里,似乎只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引领着中国城市发展,走过了四个十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成了开年的关键词,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依旧在关注并推进着医疗行业的发展,但似乎这个课题,在今年才正式进入我们视野,比起非典那年,它的来势要更为凶猛。

 

医疗和养老早已经成为了近十年的关键词,但始终是在国家背景体制之下保守前进着,今年,这特别的一年里,也需诸多领域都要重新思考,在新的局势基础和市场格局下应如何作出新的选择与转型。在国营医院和私营医疗机构两种业态之中,我们既有可能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步调,这需要医疗行业不管从体制、机制、运营、平台协调等诸多方面,都要开始更为深入的技术研究和专项立项预警。

 

 

我们需要从健康开始着手思考

建立更加完善的医疗策划与管理机制

 

我们在近几年反复倡导的“大健康”,也务必要打破口号化、概念化,需从健康理念的倡导、健康生活平台化、健康城市的构建等多个维度出发,来重新定义医疗行业的基石之重要性。健康、医疗、养老也顺势成为了这一个新时代的基础命题,在城市发展的新浪潮之下,我们也需要以理性、客观的准则,制定出符合中国新时代的医疗养老设计体系,从功能性的医疗设计跨越进入品质性设计和创造性设计,创造应变能力更强的空间原型,增强可多变互动的医疗空间组织能力,形成全国医疗资源平台的网络健康交互。

 

 

随着医疗设施日趋复杂,医疗设施策划的整体理念愈发得到强调,我们秉持美国的医疗策划领军人物William Pena倡导建筑策划的整体性与综合性。不仅要实现医疗团队的多学科性共融、共生。一个完整的医疗策划团队应该包括医院管理者、权威的医生和护士、医院运行管理人员、医疗信息团队、医院主管规划人员、建筑规划团队、医院财务团队组成的跨学科专家团队。

 

共同研究区域医疗资源,定位医院学科发展方向,设定医院建设标准,并定制符合医院长远发展战略的设计任务书。只有这种跨学科合作的模式才足以应对复杂的医疗建筑。更要注重医疗行业内容链接的整体性和贯穿性。

 

 

医疗建筑非常复杂,牵涉空间环境、工艺流程、管理模式、医疗制度、医学知识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通过医疗策划制定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总体定位、核心理念、远期发展方向。并在医院建设、运营、发展的全流程中贯彻和执行这些定位和理念,保证医院建设、运营的整体性和一贯性。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主要群体集中于妇女和儿童,不仅要介入进业态和群体属性的关系的前期研究,也要在城市中给予这样一个群体一种“精神归属”。一开始,我们还是要回到“什么是好的设计?”这个命题上来,对于医疗建筑而言应遵循“全流程的整合设计手法”,立足于整个群体业态的特征属性,以设计实现一个贯穿于整体群体需求功能性解决方案。

 

院中院,园中园 ·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作为三甲医院的新院,不仅要延续老医院的品牌口碑属性,也要通过策划、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营造出温馨惬意的医疗卫生环境。从城市的大区位规划视野出发,在医院与城市之间我们采用了“院中院”的规划设计策略,在医院内部空间、景观设计和人群的共处方式上利用“园中园”的设计手法,让人在医院,也在城市,更在自然之间。

 

 

更具适应性的医疗建筑

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

 

适应性的医疗与养老现状需我们提出适应于当代的医疗建筑新策略。

 

首先,我们应突破建筑的“范式化”思维,立面、材料、技术仅仅是参照和辅助性手段,改变我们对医疗建筑空间的“本质化”思考导向应是新的出路,医疗建筑应更加趋近于自然和生活,让空间的功能性、转化力、渗透性能够充分结合当代生活的特质,给出医疗服务以新的出路;

 

其次,我们要保持对建筑与城市生态新的对话方式,建筑不是单一的构筑物的存在,我们需要在建造的基础之上,通过设计增强空间的温度和功能性追求之间的平衡,在保持功能性封闭空间的同时也可以保持医疗社区的“社区交互”诉求;

 

绿色诗乡,山水医院 · 宣城市妇幼保健院

 

再者,在医疗平台化大趋势之下,我们要在给出医疗人员的学习和培训空间,也要增强世界性的医疗交流空间的增设,从而加大医疗卫生的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其后,通过在医疗卫生条件下的再设计,在改变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可以给予医疗研发、医疗实践、医疗现场、城市医疗应急预案空间等方面在城市生态层面进行及时的联动和结合。由此,新的医疗建筑设计思考里,我们理应更多关注建筑与自然、城市、人居的新生态机构的变化,并依据新的功能的异化,给出新时代的医疗建筑空间组织形式。

 

不同的空间形态之下,在城市、建筑、景观、材质等诸多城市空间的组成基因之间,找出一种适应于当代不同地域的医疗建筑解决方案。

 

 

宣城市妇幼保健院融合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特色,结合国内外最先进的妇幼医疗建筑设计理念,以“绿色诗乡,山水医院”为主题,创造出集高效智能、绿色环保、人性化、趣味化为一体的新型妇幼保健医院。

 

绿色诗乡,山水医院 · 宣城市妇幼保健院

 

集约高效主要体现在在医疗功能布局上,以功能清晰,流线高效为目标,实现各个空间之间的无缝连接。以绿色建筑策划主干,在绿色医疗整体设计、运维策略的引导之下,因形就势,顺应宣城山水文化的城市特色,在总体布局上给与城市片区充分的解决方案。绿色建筑,城市自然,是不变的基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文的构建来自于本土文化语言的内敛式设计策略的释放,在人文山水之间,在建筑语言和城市空间特质上依托于全过程的设计解决策略,把绿色医疗的概念充分演绎在每一个建筑细部和施工细节之中。

 

 

我们需要进行可持续的

城市健康体系构建

 

健康,是整个社会的基准,树立健康的生活观、社会观、网络观、制度观已经是刻不容缓;医疗,是健康的屏障,医疗建筑行业也需要更多的结合新的城市资源基础,并与城市形成更多的兼容性。考虑地段、交通、资源配置等基础设计元素之外,我们还应该考量医疗建筑智能化建造,与大健康产业的积极配合与呼应,私营与国营医疗资源平台性的搭接,以及公共医疗服务和救助机构的公平、公正、公开。

 

 

健康在上,医疗为基。重庆江北区人民医院,山城属性的城市属性之下,该项目旨在创造属于中国当代的21世纪医疗港,创建一个新都市主义格局之下的城市医疗综合体,从而实现医院与城市的共融、共生、共合。

 

 

这是一次对比航空港的医疗港设计手法演绎,起始于一字型多入口设计的思考,从源头就作出人流的分散和疏通,以最短的路径引导策略,从不同的柜台值机,经过安检都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到达之登机口,以此为法,我们可以让患者在最短流线、最快速度获得医疗服务。以人流组织为导向的多层次立体交通设计,形成了属于重庆,也属于中国当代的城市健康医疗港,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组织,生成并创造充满阳光和绿化的绿色园林医院,利用重庆地域性的基地高差塑造建筑形象,并创造具有山城文化特色的山地医院。

 

航空港,医疗港 · 重庆江北区人民医院

 

 

生活观 社会观 网络观 制度观

纵向而亲近的城市医疗健康服务空间

 

医疗建筑,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与城市相关的建筑体,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医疗城市综合体。我们需要把诸多城市需求纳入进来,与城市交通形成足够强的联动性,医疗建筑的商业空间和休闲空间也将给这样一种特定需求人群不一样的情绪疏解,儿童乐园的设定告诉我们:每一处设计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便利、轻松与美好。医疗建筑的创新不仅仅再停留于以往的功能、表皮、形制的创新,一个好的医疗建筑应该具备城市性、建筑性、疗愈性。

 

 

大多思考依旧属于针对性的中国文化的思考,皖南(宣城)中医院拥有着足够好的山水自然条件,这给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设计基底。中国文化的当代特征属性之下形成了中国人的社区关系和社群组织方式,也有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生活态度。医疗社区文化的构建根植于我们由来已久的生活构想,设计,在山水之间,更多的自然、人文条件与空间设计的融合,让建筑成了一个可以栖居我们心灵的场所。

 

 

在建筑与空间的整体营造上,我们不仅要体现独属于宣城的山水意境,建筑意象的生成,出自于谢眺敬亭山中的“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诗文意境,层峦叠嶂,绵延横亘。层叠的屋顶与城市的大基底交相呼应,纳藏敬亭山水诗意画卷之美,也可将城市生活的美好畅想与其结合,继而,给予宣城一份山水城市的美好构想。山在城中,城中有山,以自然的写意策略,让建筑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去,山水里生出了建筑,建筑中也投射出了山水自然之境。

 

山水意境,园中医院 · 皖南(宣城)中医院

 

医院建筑犹如人体,借助中医理念“梳理经络”内核思想。在医疗功能的布局上,我们以功能清晰、流线高效为目标。医院的功能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体布局以医技为中心,门诊、病房以及科研教学等功能模块通过 L 形的医疗街与医技高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就诊距离,继而形成模块化、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

 

 

从定量到定性

医院,具备更多的可转化、可应变特质

 

医院,是一个全功能的,也是一个功能性极强的场所。它不仅使用于我们的生活空间,也与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住区存在极强的联动性,我们需要在创新和品质之上去思考,要做出创新可能有品质,没有创新的话也可能有品质,但不会有那么高的品质性。

 

首先要做到其功能流线的合理性,这是一个定性化的思考方式,但目前我们已经可以通过技术和软件实现一个定量化的医疗建筑设计。比如流线,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提供一个城市交通和医疗场所流线的高效配置,这在未来也是值得深入探讨一个课题。从定性到定量也会是一个实质性的转变,数据的驱动可以给与我们提供更好的参照和依据。

 

 

医疗建筑里我们会提及两件事情:一个叫做循证设计,通过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研究成果作为根本和基础,来考证如何在高效与便民之间做出平衡,环境的舒适度如何达到更高的标准,如何避免老人摔倒?我们可以利用大多已有的实验性和科研性成果,并研究其在每个时代条件下的应用方式,我们称之为循证设计,这是一个极具理性化的设计过程;

 

另一个就是我们提到的定量化设计,我们要回到依据本身来探讨,为什么这是最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否使用于当下?这是一项对时间和成本全范围计算的工作,存有设计的当代性、现实性、社会性。

 

 

我们不得不承认,医院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社群,这个社群的自然提出了极其强烈的功能性需求,虽不限部分专科医院已经初具规模,但依旧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的需求,新的需求之下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可变功能化处理。

 

 

在目前供不应求的医疗条件之下,我们仍然要兼顾空间的最大容量和最适宜的疗愈特性。首先满足基本面,其次考虑空间的扩容和一种源于人与人之间生活的温度。建筑,总是在变化之中为广大人们提供最舒适的空间体验。

 

转化医学,自然共享 · 邓州市人民医院

 

2020,戴文设计医疗养老事业部整装待发,蓝天依旧,春天不远,我们将与同行和全国人民共同携手,共叙医疗建筑未来篇章!

更多文章
THE CASE 相关案例
<
>
THE CASE 相关案例
<
>